据数据显示,趣头条在2019年Q1的MAU近一亿,增长率仍高达127.2%,MAU进入Top 4行列。而衡量活跃度的指标上,趣头条用户日均打开8.1次,更是领跑行业。以下我们来具体介绍下趣头条广告的趋势。
趣头条作为从一开始就瞄准下沉市场的资讯新闻应用,用极其“粗暴”的广告分成让利用户模式,试图从本已强手云集的资讯市场分一杯羹。
由于调性“太low”,利益刺激的下的用户留存和疯狂补贴下的盈利模式备受质疑,趣头条似乎不被太多人所看好。然而,它的走势却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从创立到上市,它仅仅用了破纪录的两年零3个月。
当然,上市并不代表什么,更关键的还是它的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难怪,向来爱好追热点的聚美优品总裁陈欧也悄然推出视频版“趣头条”的刷宝,一时间也冲到了分类榜单前列,只是近来也传出了暂停提现的传闻,看来如何平衡投入产出才是这种模式的关键点。
有业内人士说,未来数年的电商将会是两位80后学霸的战争,拼多多和淘宝已经到了拼刺刀的阶段。因此,掌握下沉市场流量池,且又是相当适合做广告的信息流产品形态,自然成为渴求流量的电商玩家必争之地。
究竟强补贴下的用户广告延误度如何,下沉用户群的购买转化率如何,都是需要趣头条去回答的问题,这也意味着真正验证趣头条模式成色的时间已经到来。
做电商不该只是卖流量的生意
据悉,近日安卓版趣头条已上线“好货”频道,接入的不是阿里系的淘宝、聚划算或是淘宝特卖,而是近来内忧外患的京东。
相对于淘系仍拥有覆盖数亿月活的淘宝app来说,做3C产品起家的京东对开发下沉市场的渴望明显更加强烈,而京东本身拥有的用户群和趣头条的用户群互补性也显然更强。
此番的频道合作,主打的也并非京东强项的3C类产品,而是以美妆、日用品、食品饮料等日常低值消费品,具体业务则是学习拼多多团购而来的京东拼购,可见京东是有意根据趣头条的用户群采取差异化策略的。
二类电商推广可以选择趣头条广告
截图来源华尔街见闻
然而,频道并不是一个高渗透率的场景,图文或是商品流也并非带货能力强的内容形态,京东拼购的这次合作更像是趣头条电商变现的一次练兵。
趣头条进一步的电商动作在产品、内容和场景上均仍有很大的尝试空间。
产品上,目前和京东拼购的合作以API的形式接入,可控空间较少,基本是一门纯卖流量的生意。然而,从变现的角度来说,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见得是好事。
近日,阿里给趣头条投了三年期1.7亿美元的可转债,其伸出合作橄榄枝之心可谓路人皆知。对趣头条来说,大可开辟平台电商区域,作为平台控制流量和玩法,只是商品侧接入淘系或者是“直客”卖家,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何要这么做?因为只有足够的可控性,才可以真正“复制”拼多多。一方面是把电商版块纳入到趣头条的用户运营补贴体系中去,打通用户所获的激励和购物补贴,形成产品内的用户激励闭环;另一方面,趣头条所用的拼团、抢购、砍价等营销产品化玩法亦可逐步尝试,真正给到用户如拼多多一般的“占便宜”体验。
“打败拼多多的一定不是另一个拼多多”,纯粹照搬拼多多的模式肯定是不够的。
趣头条还可打破打下沉市场用户就应价格为先的固有认知,在商品流为主之余引入带货类视频和问答内容,引导用户购买高性价比爆品、各式低值生活神器。
(趣头条)未来要希望成为一个泛娱乐内容平台,比如说资讯、有视频、有小说、有段子、有漫画、有音频。资讯只是最容易切到人群的介质。趣头条的内容绝对不该仅有资讯,而趣头条的电商内容也不该只有商品。
场景上,除了频道和信息流硬广外,如何在推荐流中以原生内容分发商品,如何基于用户在app内阅读资讯和浏览/购买商品而产生的用户画像做协同商品推荐,都需要趣头条的产品经理们好好琢磨。
如果把电商作为纯粹的卖流量生意,那么它很大可能只会因商业化而给用户带来负面体验最终导致用户流失,这一点上不少工具和内容app前辈已曾以身试法。
趣头条不需要也不可能做成拼多多,也不必因变现而做一本纯粹的卖流量生意,那么它要做电商,应当是结合自身的用户、数据和玩法优势,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