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阅读,已经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社交网络上。微信有6.5亿用户,每天每个人花在微信类社交工具上的时间达数小时。社交网络对企业的产品而言,其本质是“口碑放大器”和“传播加速器”,它将赋予“足够好”的产品史无前例的机遇。这个“足够好”的程度,就是好到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由衷赞叹,否则觉得对不起朋友。能好到这种程度,社交网络就会把整个世界送给你。相反,如果你让用户忍不住在朋友圈骂你,社交网络也会把你的整个世界拿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所有的主动宣传,只能触及第一级受众。你做得再好,触及的人再多,对他们的影响再大,都是有限的,而且成本巨大。传统营销、品牌建设工具,我们称为“一次营销”工具。你对受众是否帮你宣传(二次营销)以及会向多少人宣传,几乎没有控制力,更不要说他宣传之后,他的朋友是否会继续被打动,再次宣传(三次营销)。社交红利,是对二次营销、三次营销、N次营销能力的释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爆品”、“快公司”的出现,都和“足够好的产品”遇到“足够猛的社交”有关。
比如,小米为什么在微博时代获得巨大成功?我曾经采访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他说他们其实并不真的懂营销,只是把市场上卖4,000元的手机,拿到微博上卖1,999元。面对这样“超预期”的惊喜,消费者能不传播吗?小米手机的性价比好到这个程度,人们都忍不住要传播,不传播都对不起自己的朋友,这是小米享受的社交红利。
大疆无人机是个典型的学渣逆袭的故事,汪滔无比低调,但极其关注产品,闭着嘴,用产品占领了全球70%的市场。把东西做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而用户会放大产品说的话。
所以,当一位十几年微软老友创业,要做2B(面对企业用户)的互联网产品,打算融钱招几百个销售大力推广,我说,不一定对,如果我做,一个销售都不招,亲自上门演示,如果客户体验完没激动到忍不住在圈内推介,就说明产品有问题,要回去改。过去,产品不足市场补,市场不足销售补。互联网时代,传递价值环节被压缩,试试让产品说话。
产品好到用户忍不住转发,是享受社交红利的第一法则,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思路是“产品营销化”。
产品营销化就是将营销前置,把营销精神或营销元素融入产品,比如可口可乐把流行歌曲的歌词印在瓶身上,大受欢迎。企业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有营销专家介入,或者说要有传播性的思考在里面,否则等到产品完成,再找营销的人,很可能就比竞争对手落后很多,或者无法充分使用现在的社交红利。
比如,腾讯把微信做成了一个游戏。我们以为我们在“用微信”,其实是在“玩游戏”。每一个场景都是根据人的“贪嗔痴”来精心设计,你越玩越上瘾,最终不能自拔。和微信的游戏性比起来,微信里的游戏都不能算是游戏。微信这个产品,可以把你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添加为好友,这个功能本身极具营销推广的特性,能迅速把手机关系转变为微信关系。这是产品营销化,或者说营销前置的典型案例。
再比如e袋洗,它提供上门取送的洗衣服务。他们设计了一个很有营销特性的产品:一个洗衣袋,不管你塞进多少衣服,洗净、熨好、挂袋、送回,99元。这个服务设计,极大满足了用户“占便宜”的心理,并与朋友分享“有便宜可占”的欲望。我随便塞了几件衣服,上门揽件的阿姨恨我不懂持家,一定让我塞满,塞到我很有罪恶感时她说,这算什么,有人往这个袋子里塞了32件衬衫。多塞衣服,就是占到便宜,这是个很有趣的环节,也很有传播力。
还有家叫极食的餐厅也很有意思,蘑菇是现摘的,吃完后把蘑菇根和培养土送给你。回家后不久,居然真的长出第二茬蘑菇。再摘再吃,没想到又长出第三茬。我儿子好好体验了一番采蘑菇的滋味,还想再去那家餐厅。我则主动在朋友圈和新书中传播了这个“独特品”。